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化

成电拾忆
位置: 首页 > 文化 > 成电拾忆 > 正文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自1956年建校以来,就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为己任,不断拓展新的学科、专业,在国内率先开办了一批新专业,满足了社会对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电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一代代成电人的不断改革创新、开拓奋进,这些专业办学特色愈发鲜明、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学校提出调整学科结构、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迅速构建多科性形成百年大学架构的今天,回顾我校若干国内首创专业的创建及发展,希望能对当前的学科结构拓展工作有所启示。    

一、主动适应需要,首创若干专业,开人才培养先河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无线电与电讯工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坚持以贡献求发展,克服学校新建、设备短缺、资料匮乏等重重困难,率先在国内开设了一批新专业,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无线电与电讯工业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开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先河。

在1956年学院首批招生的  “无线电工学”、“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造”、“电气真空技术”、“有线电通讯机制造”等四个专业中,“无线电零件及绝缘材料制造和有线电通讯机制造两个专业,在我国高等学校还是第一次设置。”① 1956年,学校又在苏联专家的亲自主持下,在“无线电工学”中设立了无线电测量专门化,1959年取消专业化,无线电测量专门化改为“无线电量测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这(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和成都无线电工业学校)就是我国开办电子测量专业最早的两所学校。”  ② 2001年,随着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被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与产业之一,学校敏锐地抓住时机,率先在国内开设了“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经过学校及相关学院持续不断地建设与改革,经过专业教师持续不断地开拓创新、拼搏奋进,如今,这些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水平高、综合实力强,均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若干国内首创专业的创建及发展

(一)通信工程专业

“一个国家的电话电报通信网,好像人的神经系统。为了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了适应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应该相应地发展电信事业,而且应该在国内自己设计和制造各种现代化的电信设备……国内现有的电信设备与理想相差尚远,不仅设备数量太少,而且这些设备多数是从前向国外购买的,机件陈旧,使用效率很低,要改变现在的落后状态,提高到先进的水平,就迫切需要大批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来参加现代化通信网的建设工作,设计出祖国自己的现代化电信设备,并且把它们大量生产出来,以满足建设需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1956年,学校在有线电设备系(简称“一系”)设置了“有线电通讯机制造”专业(1957年称为“有线电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设置了长途电信设备、电话设备、电报设备三个专门化,分别培养各种新型载波机、增音机、人工及自动交换机,各种新型电报机与传真电报机等有线电设备的设计及制造工艺工程师。学习期限为五年。1959年,为适应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学校撤销有线电系,成立电讯系(仍简称“一系”),将“有线电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分为“市内通讯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称为“市内通讯设备”专业)和“长途通讯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称为“长途通讯设备”专业);同年,并入了无线电系(简称“二系”)的“无线电通讯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称为“无线电通讯设备”专业)和“电视设备设计与制造”专业(1965年称为“电视设备”专业)。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按照军队编制将系改为大队,下设专业连队。

1971-1972年间,“短波超短波通信”专业、“数字通信”专业和“微波通信”专业设在一大队;“电视”专业和“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设在二大队。1973年,撤销大队,恢复设系。1973-1976年间,“电视”专业和“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设在一系;“短波与超短波通信”专业、“微波通讯”专业和“无线电通信”专业设在二系。1981年,为扩大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学校将电视专业、无线电通信专业和电子仪器及测量专业合并为“无线电技术”专业,设在一系,三个教研室仍然保留。1985年,一系重新恢复“无线电通信”、“电视”和“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三个专业;同年,“计算机通信”专业(1984年筹建)开始招生。1986年,学校增设“通信工程”专业。1993年,“计算机通信”专业并入“通信工程”专业,以专业方向的形式予以保留。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将诸如电讯技术、电信技术、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调整正式命名为“通信工程”专业。学校据此进行了专业调整,自2002年起,将原有的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等三个专业以专业方向的形式予以保留,2006年又随着技术的发展,增设光纤通信专业方向。2007年,“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办学实力与水平居于国内同类专业前列。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从筹建开始就认识到,无线电零件是一切无线电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质量、工作性能、稳定程度和使用寿命,无线电零件是整个无线电工业的主要基础,必须走在所有无线电工业的前面。1955年7月21日—28日,在二机部会议室召开了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1955年9月19日,高等教育部将“成都无线电工程学院”更名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置“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专业,专业筹建工作自此展开。

1956年1月3日,在讨论教研组设置时,初步拟定“无线电零件”专业设“电阻及电容制造”、“绝缘材料”、“铁磁材料”、“半导体”四个教研组。         1956年9月17日,“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造”专业迎来了第一批478名学生。当年,“我院是国内有这一专业的唯一学院”。该专业下设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磁性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三个专门化。1957年,改为“无线电零件设计与制造专业”,下设无线电零件、半导体、电声设备、绝缘材料与磁性材料四个专门化。1958年,改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专业,下设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高频瓷与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三个专门化。1959年,学校取消专门化,该专业分为“磁性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设计与制造”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等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均是我国最早的专业。1965年,前述三个专业分别改为“磁性材料与器件”、“绝缘材料与器件”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1974年,“绝缘材料与器件”专业改为“无线电元器件与材料”专业。1979年,“无线电元器件与材料”和“磁性器件与材料”两个专业合并为“电子材料”专业;“半导体器件”专业改名为“固体器件”专业。1985年,“电子材料”专业改名为“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并恢复“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固体器件”专业改名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89年,“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改名为“微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和“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调整至新成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称“十五系”,1992年改为信息材料工程学院)。1993年,“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再次合并到“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

在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由多个专业合并组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而在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由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的“微电子技术”专业,原信息材料工程学院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原光电子技术系的“物理电子技术”专业(可追溯到建校初期设置的“电气真空技术”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名称多有变化,曾先后用过:“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1957—1958年)、“电真空器件”(1959—1965年)、“真空电子技术”(1979—1982年)、“物理电子技术”(1983—1997年);1972年,“电真空器件”专业分为“微波器件与材料”和“显示器件与材料”两个专业,1977年,这两个专业又合并为“电真空器件”专业。)和“光电子技术”专业(由1972年设置的“激光技术”专业于1983年改名而来)合并而来。上述四个专业分别对应微电子技术、固体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四个专业方向,并分别在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工作。2007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办学实力与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前苏联杰出科学家门捷列夫曾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1956年,学校在无线电系的“无线电工学”专业下开设了无线电测量专门化。这使我校成为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基地。1959年,学校取消专门化,将其改为“无线电量测仪器设计与制造”专业,设在电讯系。该专业于1965年改为“无线电量测技术与设备”专业,1972年改为“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1981年,并入“无线电技术专业”,后又于1985年恢复单独招生,专业名称亦改为“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1987年,学校将无线电技术系的“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调整到新组建的自动化系,同时在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增设“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1998年,“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与“检测技术及仪器”专业合并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电子测量与自动测试理论与应用研究,掌握信号的采集、变换、处理、通信、控制与显示技术,能进行计算机测控系统和智能化仪器硬件、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2008年,该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于201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四)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

信息显示与光电产业是21世纪的一项新兴高科技产业,有“朝阳产业”之称,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为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早在2001年,学校就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和信息显示科学与技术四川省重点学科为依托,在光电信息学院设置“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使我校成为我国第一个培养急需的信息显示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该专业是以显示技术为基础,将光、电、半导体技术紧密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光电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知识,培养显示材料、器件工艺与控制驱动显示系统的高级专业人才。2012年,随着国家新一轮专业目录的调整,该专业并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该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清水河校区: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主楼B2-602
沙河校区: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电子科技大学主楼中326
联系邮箱:uestcaa@uestc.edu.cn;alu@alu.uestc.edu.cn

联系电话:028-61831046 / 61830927 / 83207318

  • 校友微信平台

Copyright © 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会 198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317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