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清水河校区体育馆隆重举行,4221位本科生、5551位硕士生、426位博士生迎来大学“最后一课”。胡俊校长以《奋发有为 不负青春》为题,寄语全体毕业生。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等10余个在线平台同步直播了典礼盛况。一起看看致辞全文吧:
奋发有为 不负青春
——在2024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胡俊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满怀喜悦,隆重庆祝2024届4221名本科生、5977名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代表曹萍书记,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你们成长成才辛勤付出的父母、师长、亲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你们是我和曹萍书记任职以来,送别的第一届毕业生。此时此刻置身会场,也让我不禁回想起29年前,我自己作为成电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的场景,让我非常感动。我想,大学之所以被怀念,正是因为它用这段宝贵的时光,让一个人从青涩懵懂快速成长、走向成熟;青春之所以被铭记,正是因为它能用乐此不疲的精神,为人生留下无数精彩。
几年前,大家怀揣青春梦想和报国追求汇聚到这里,开启了求学之路,接受知识的滋养、经历实践的锻炼。大家度过了极不平凡的大学生活,经历了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神州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开启等重要时刻。你们也经历了高考推迟了一个月、研究生线上复试、军训延期两年多等特殊难忘的阶段。当然,还有那段共克时艰、同心抗“疫”的战斗,大家坚韧勇敢、不惧困难、逆向而行的精神,让我们特别感动。
这些年,你们坚定理想,展现青春作为。让我举几个例子,他们都是大家的杰出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昱伶同学,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先后参与理论宣讲超过300场,获评全国“最美大学生”称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顺程同学,以科学家精神引领自己的科研创新,在时空数据分析和智能体自主决策方面成绩斐然,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宋佳宁同学,发扬工匠精神,以攻克辐射制冷方向的“卡脖子”技术为理想信念,在《自然》子刊等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篇,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材料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这些年,你们勇于创新,敢于挑战自我。格拉斯哥学院郭昊业同学,带领天曜国芯团队,一举夺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康睿同学,热爱信息学竞赛,带领团队先后获得IEEE Xtreme16.0全球第四、中国第一,ACM-ICPC区域赛一金两银,蓝桥杯C/C++组国家级一等奖。机电学院的Osei Seth(塞斯),抱着为祖国造飞机的梦想,从加纳来到中国学习智能制造,学校在五轴机床加工领域牵头的首个国家标准就有塞斯的贡献。
这些年,你们心有大爱,勇于担当奉献。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罗家逸同学,疫情期间义无反顾加入逆行医院志愿者队伍。外国语学院姚兰同学,放弃保研,毅然选择加入研支团,立志投身支教事业。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志元同学,秉持“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的理念,放弃高薪,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云南,成为一名选调生,为家乡贡献力量。资源与环境学院孟义真同学,大运会期间,为来自西班牙、荷兰、奥地利等30多个代表团的选手提供赛事咨询服务。
同学们,过程蕴含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收获值得肯定。今年的毕业生中,将有超过70%的本科生到国内外继续深造,超过50%的研究生到世界500强企业和电子信息领域百强企业工作,超过20%的研究生到国防重点单位工作,还有很多同学选择到基层拼搏,到偏远地区支教,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无论哪一种选择,你们都是学校的骄傲,都是老师心中的未来。我为你们取得的每一分成绩和每一点进步点赞!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有着重大机遇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既要树立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追求卓越的系统思维,也要涵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更要有直面风暴的勇气和穿过喧嚣坚定前行的心力。同学们即将踏上新征程,这里送给大家五句话,作为对你们的临别赠言。
一是希望同学们立大志、明大德,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成电是一所从建校之日起,就承担着国家使命的学校。我们的首任校长吴立人先生在建校之初,就提出要“把成电办成我国乃至亚洲一流无线电大学”的宏伟目标。2017年,我们进一步提出了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68年来,从“亚洲一流”到“世界一流”,在校生规模从1500名学生到4万多名学生,成电的目标在变、学生在变、条件在变,但是,不变的是我们为党分忧、为国担责的家国情怀和矢志一流、追求卓越的使命担当。希望同学们以老校长为榜样,做一个有情怀、有抱负的人,把理想信念、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实际行动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希望同学们成大才、担大任,做一个充满责任感、使命感的人。初心不改,使命不渝。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勇于担当、勇挑大梁,是刻在我们成电人基因里的不灭印记。上个月,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专门提到成电研发的太赫兹通信技术,这些年,学校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相关团队,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十年磨一剑”取得了该技术的重大突破,在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这些突破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成电学子,希望大家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主动在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三是希望同学们讲奉献、有作为,做一个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人。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电磁辐射与散射团队”创始人聂在平教授,五十余载初心不改,坚持做学术的传承者和拓荒者。他常常用“八千里路云和月”来形容自己为科研的坚守,他说,“士兵为国家守国门,我们就是为国家坚守和发展自己的学科,在解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中,能打硬仗、打胜仗。”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领域专家,我校87级吴剑旗校友,也是一位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人,他选择的是反隐身米波雷达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雷达研究界普遍认为,米波雷达具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劣势,无法担当骨干雷达的重任。但是吴剑旗校友不信邪、不怕难,在没有任何经验参考的条件下,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从课题研究到理论建模,从设计方法到技术实现,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和瓶颈,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铸就了国防利器。希望大家以不畏艰难、不惧挫折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攻坚克难,让青春在为国家的发展中绽放夺目光彩。
四是希望同学们有温度、有情怀,做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人。大爱无疆,善德永存。我们的老校长刘盛纲院士,很早就设立了“刘盛纲教育发展基金”,用自己的所得鼓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已故的陈星弼院士,一生生活简朴,一件毛衣穿了二十年,但他却早就做了一个决定,就是要把自己所有遗产捐献出来,用于支持那些在科研道路上追梦的青年学子们。两位老先生,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追求,值得我们每一位成电人学习和传承。做人先于做事,大爱方有大成。希望同学们前行路上,努力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五是希望同学们勤于学、乐于学,做一个终身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李乐民院士,一心钻研学术,对外在的功名利禄毫不关心,李院士曾对学生们说:“我们学电子信息的,一刻都不能懈怠,打一个盹,落后的距离就很难追上了。”另一位是已故的林为干院士。他常说,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勤奋是科研必要的助推器。他的勤奋在学生中广为传颂,90多岁还坚持写论文,他曾表示,“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到100岁的这段时间里面,每年都能够发表一到两篇论文,在100岁那年,还能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希望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做一辈子的研究生”,乐于每天学习,志在终生探索。
同学们,成电是你们孕育梦想的地方,也是开启下一个新征程的地方。每个成电的学子都是成电灿烂星河中的一颗星星,既有相似的基因,又有不同的风格,都以不同的方式闪耀自己的光芒。希望大家做最好的自己,以实际行动诠释“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校训精神,用不畏艰险奋勇向上的力量影响他人、感动自己、造福社会。祝愿你们行得更远,飞得更高,期待不断听到你们的好消息,欢迎大家常回母校!
最后,祝同学们毕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