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

校友新闻
位置: 首页 > 新闻 > 校友新闻 > 正文

【编者按】2022年6月22日,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1994级校友张云勇回到母校,参加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为师弟师妹送上真挚的毕业祝福,并接受了新闻中心的专访,追忆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分享了对行业发展的思考。


从第一次迈入成电校门算起,转眼间已是28年!6月22日,张云勇校友重回母校,感慨良多。他说,时光荏苒,自己从青涩稚嫩到泰然沉稳,岁月勾勒了皱纹,却从未改变“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本色。


6E07E

2022年6月22日,张云勇校友在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致辞


感恩母校:“成电让我行稳致远!”


28年前,张云勇以优异成绩考入电子科技大学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从此邂逅成电、一见钟情,并在入校后考入了“尖子班”——H班,开启了拼搏奋斗的大学时光。当时,磁性物理与器件专业属于“冷门”,但他认为,恰好是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奠定自己在“硬件”方面的扎实基础。

本科毕业时,他从磁性物理与器件领域跨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顺利地成为我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与计算机教育家刘锦德教授的研究生。之所以要跨专业深造,是因为他强烈地感到必须把“软件”与“硬件”结合起来。

当时,成电在计算机领域具有全国性影响力,刘锦德教授更是该领域德高望重的学术泰斗,在模拟计算机、微处理器、UNIX微型机系统、开放系统和中间件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

刘老师很郑重地建议他硕博连读,大力支持他和师兄弟们到各地参加学术会议,特地从国外购买相关的文献资料供他们参考学习,反复三遍逐字逐句地修改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刘锦德教授因材施教、倾心育人的点点滴滴,至今让张云勇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博士期间,张云勇作为计算机学院唯一代表,参加了2000年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百名博士学术交流会,并作为信息组组长主持会议。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最终通过了国内同行中最具影响力的五位专家评审,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他也被评委优秀博士毕业生。

72094

2003年,张云勇(左)博士毕业答辩后与刘锦德教授(右)合影

2003年,博士毕业后,他以第一名考入中国联通博士后工作站,这也是国内运营商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他最终扎根中国联通,先后在中国联通技术部、数据部、研究院、产品中心等部门任职,现为云南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

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张云勇说:“在成电,我受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学术训练,浸润了‘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让我受益终身,为我此后在中国联通干事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76956

纵论发展:解决“卡脖子”问题还需底层创新!

随着“5G时代”全面到来,中国联通积极在5G上进行战略布局,高起点规划和建设5G新基建,大力推动5G技术与应用的创新融合。张云勇表示,近年来,中国联通在网络架构、业务适配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创新尝试,构建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努力为百行白业赋能。

但是,张云勇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他说,我国确实在5G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们在基带、芯片、操作系统、半导体工艺、中间件等底层技术领域,仍然是“在欧美的‘自留地’里种我们的庄稼”,难免被别人“卡脖子”。

而“卡脖子”问题背后的实质就是“卡脑袋”。他指出,“我们的脑袋里头,长期以来没有重视长周期的基础研究,如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等等。这方面的短板,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补上!”

他十分坦率地指出,破解“卡脖子”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发扬“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另一方面,需要凝聚政、产、学、研的磅礴力量,实现优势互补。

正所谓“一花不成园,独木难成林”,“独行快,众行远”。张云勇说,相信通过全社会、全行业一起努力,我们在下一个十年一定会有重大突破,以更加沉稳豪迈的步伐,走进创新的“无人区”。

谈起对5G产业的未来,张云勇充满了信心。他说,5G在我国全面部署已经第三个年头了,目前我国的5G基站数量约占全世界的60%-70%,但在行业应用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现在我们主要使用了5G的大带宽特性,就已经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将来更多特性的广泛应用,将带来更加辉煌的图景!”

“下一步,我们要着力破解5G在各行各业对接应用的政策、模式等瓶颈问题,让更多的行业企业使用5G公共网络而不是专用网络。”他说,5G将支撑我们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创新的进一步繁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DF7F1

2018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张云勇校友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诚挚建言:“成电人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张云勇认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既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也是所有成电人面临的重要历史机遇。

电子科技大学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和优势,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更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加快发展,利用宝贵的时间窗口扩大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他建议,一方面要巩固自己的“长板”,另一方面要补上自己的“短板”。

这个“短板”,主要体现在基础学科的薄弱。他鼓励师弟师妹,要辩证地看待专业的“冷门”和“热门”问题,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真正静下心来开展基础研究,瞄准“卡脖子”问题解决其“打底子”的问题。

张云勇说:“近年来,我看到母校在学科布局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调整,加强了数学、物理、量子等基础前沿领域的研究,并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重要理论成果,让人感到十分高兴!”

8FC23

2022年6月22日,张云勇校友接受学生记者操钧益、陈磊的专访

另外,他建议学校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孵化。他说,成电建校60余年,培养出了许多行业精英人才,他们始终牢记科技报国初心使命,为中国电子信息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撑起了一片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很遗憾成电没有孵化出自己的标志性企业。

“电子信息是金山银山,关键是我们如何把它转化为金山银山,这种转化的难度可能并不亚于原始创新的难度。”他说,“我们过去把很多技术都放在实验室,今后要努力让它们走向社会、走向行业。”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张云勇呼吁所有成电校友心怀国之大者,与母校一起抓住机遇,形成产业联盟,精准匹配校友资源,打造产业发展的联合体,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他建议即将毕业的师弟师妹: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个人发展融入这个伟大的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尤其要抓住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历史机遇,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成电人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张云勇赋“藏头诗”一首,赠与师弟师妹们共勉,诗曰:

电照风行顺势奔,子夏悬鹑精忠魂。

科研攻关争朝夕,大气大为求实真。

编辑:王晓刚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清水河校区: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主楼B2-602
沙河校区: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电子科技大学主楼中326
联系邮箱:uestcaa@uestc.edu.cn;alu@alu.uestc.edu.cn

联系电话:028-61831809/61831019/ 61835555/83207318

  • 校友微信平台

Copyright © 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会 198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317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