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内容丰富,涵盖噪声与振动的评价及其相关标准、噪声与振动的测量方法、相关测量仪器的校准与检定等。在测量方法中,详细介绍了职业卫生噪声监测方法、环境噪声测量方法、机器设备噪声测量方法、交通工具噪声测量方法及建筑声学测量和振动测量等,可以说是噪声与振动测量领域的一本小百科全书,可谓一册在手,应知尽知。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硕贤教授作序:“该书凝结了他及其团队多年来从事声学仪器研发的心血与经验,是不可多得的重要学术著作。相信它的出版,将会对我国的噪声与振动测量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与指导作用。我的恩师马大猷院士生前就把噪声污染列入四大环境污染,曾大力推动我国噪声防治工作的开展。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对14亿人民的听觉关怀将得到进一步重视,我国的人居环境品质将有一个质的提升。”
《鲁河往事》
南粤明武校友
《鲁河往事》
(出版于华山文化工作室)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本书
经历用脚走出来,书本用手写出来
成都,成功之都
成电,给力充电
学子携手,尽力蓄电
走向社会,全力放电
人生若能返回
定回成电再读一次

PART 03
南粤明武校友简介
南粤明武校友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1975年成电毕业返回原单位后,长期从事技术工作,被研究所聘为研究员。他曾是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际 IEEE 会员、电子工业部标准质量计量专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委会和广东省经贸委电子领域高级技术职称评委会评委。站在时代的角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同环境;站在社会的角度,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不同境遇。在不同的人生里,每个人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过的事、高光亮点,各不相同,从而构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独特历史。他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退休后产生了描述鲁河往事的创作冲动。

PART 04
《鲁河往事》简介
《鲁河往事》这本传记体小说以鲁河进入江北所为主线展开,描述了他的老师、同学、战友、同事、相关领导以及周边的人和事,这是进取者群体的一组画像。小说写成电、科研单位、企业、通信技术、电子质量,无形中成为新中国战术通信和移动通信及中国电子质量发展过程的一段历史记录。本书所反映出的奋斗、进取和专业精神,体现了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成电精神,值得今天成电学子们思考。
电子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明东作序:“青春似火,每个成电学子都有自己的大学经历,都可以写出一本不同的《我的大学》。近几年来,我和一批亲身经历过成电从成立到现在发展历程的老教授们给新入学的同学们讲述《成电故事》,讲述成电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传承和发扬成电精神。这件事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再次打开《鲁河往事》这本书,一股清风扑面而来。本书也在讲述成电人故事、讲述成电人精神。成千上万的成电校友身上打着成电印记,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时代发扬着成电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力奋斗,在奋斗中书写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沿着小说中鲁河的线索去寻找更多成电人的人生轨迹,从师兄师姐们身上汲取力量,明白自己今后要走的路。”
PART 05
结语
书一封感谢信,诉一份至臻情。
校友著作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成果,凝结着每一代科学家的智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是饮水思源、回报母校的一种真切的表达方式。
我们热切地欢迎校友们与母校分享各类书籍、藏品。无论是历史文物、艺术品,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或是您的个人著作,都将成为我们学校文化传承的一部分,镌刻您与母校的深厚情谊。
再次感谢每一位校友的善举,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美好的行动中来。让我们的母校因为您而更加美好!
联系方式:
陈老师:028-618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