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前身为当时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与国立中央大学合办的医学院附属公立医院,始建于1941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电机工程系以及农学院食品工业系共6个系为基础,并入金陵大学化学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以及江南大学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和食品工业系,成立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名为南京工学院。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以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华南工学院电讯系和交通大学电讯工程系为基础,组建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为新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从历史上看,四川省人民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1937年抗战爆发,国立中央大学随国民政府西迁入川,校址设在重庆沙磁区沙坪坝松林坡,医学院及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则迁成都华西坝。1938年内迁成都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齐鲁医学院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签订三年协议将仁济医院及牙证医院、仁济女医院和存仁医院合并成为“三大学联合医院”,作为三所大学医学生实习医院,1941年8月协议期满,经过中央大学医学院与当时四川省卫生处商量并报四川省政府批准,决定由中央大学与四川省政府共同筹办一所医院作为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定名为公立医院,院址为成都市正府街122号,1946年2月公立医院由正府街迁至青龙街103号,同年5月1日公立医院改名为四川省立医院,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迁回南京,四川省立医院部分医务人员随之迁去。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1950年5月四川省立医院更名川西医院,1952年10月,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四川省,川西医院命名为四川省人民医院,1954年底院址迁至青羊宫现址。
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公立医院、四川省立医院人才荟萃,聚集了国内一流的医学专家。1941年—1946年任省立医院院长的戚寿南教授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著名心脏内科专家,心电图创始人之一,曾任北京协和医院教授;1946年任省立医院院长的陈志潜教授毕业于协和医学院,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德国Dresden公共卫生教育研究院学习,我国著名医学教育和卫生学界著名学者;1947年任省立医院院长的黄克维教授协和医学院毕业后,留学英国,我国神经病理学创始人;姜泗长教授北平大学医学院毕业,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学习,我国著名的现代耳鼻喉科先驱;黄孝迈教授,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胡懋廉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我国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吴洁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硕士,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博士,我国著名内科心脏病学专家;阴毓璋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博士,我国妇产科创始人之一;翁之龙主任医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我国著名皮肤病专家,四川皮肤病学科奠基人;周绪德教授,华西协和大学医学博士,我国著名细菌学专家;吴孝感主任医师,著名肝胆疾病专家;刘安衢,疑难病著名中医;杜琼书,骨伤科著名中医;袁明忻主任医师,我国著名皮肤病专家。这一批教授教学和临床经验丰富,不畏艰苦,救死扶伤,为我国医疗事业和医学人才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的川西医院时期和四川省人民医院时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护理、设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阶段四川省人民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有着经常的学术工作联系。1986年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本科专业,相关老师与医院设备科在医学仪器知识普及、设备咨询维修方面建立了联系,1994年学校邀请的Stephen教授,同时访问四川省人民医院激光室,2001年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后,生命学院老师与医院超声科保持了密切联系,医院超声科尹立雪教授担任生命学院兼职教授;最近几年,电子科技大学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加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卫生政策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人类基因与疾病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超声心脏电生理学与生物力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为四川省人们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技术保障不可或缺的力量。
21世纪,生命学科、医学学科的发展呈现医工结合以及转化医学的显著特点,四川省人民医院多年来向往建立医学院,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医学人才,电子科技大学实施“人才强校、学科拓展、国际化”三大战略以来,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发展医学学科的愿望更加强烈。2013年9月29日,在电子科技大学建校57周年之际,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正式签署合作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协议,标志着双方共谋发展、共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的到来,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必将为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建百年名校、著名医院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