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方面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既 离不开学校高瞻远瞩的谋篇布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国内开该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先河,更离不开一代代“三系人”筚路蓝缕的艰辛创 业。
一、专业设置的背景
(一)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列入国家重大议事日程
1953年,中国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计划)建设时期,国家对整个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当 时有关领导部门考虑到电信工业必须纳入国家建设计划,于是,军委通信部向国家提出了《关于电信工业统一领导和隶属确定问题的报告》。1953年4月,国家 决定电信工业局改属第二机械工业部(国防工业部)建制。同时,电信工业局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
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为了改变电子工业严重落后的面貌,1953年,第二机械工业部确定电子工业在“一五”计 划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无线电基础工业和一些缺门工业,把电子管厂和无线电器材厂的建设放到优先位置。同时,相应地建设科研和教育事业,以奠定电子工业 发展的基础。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将电子工业的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共投资5.55亿元,列入重点建设项目的有11个。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激发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大热情。
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经验的基础上,1956年,国务院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 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提出了13个方面57项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务,从中遴选出12个“对整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基础有根本性影响的重大 和复杂的科学问题”,“无线电电子学中的新技术(指超高频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和遥远控制)”就是其中之一,成为今后12年的科学研究 重点。同年九月,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做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积极进行工业中的落后部门 ――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和无线电工业的建设”。1960年,中央军委确定把国防工业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并提出“努力发展喷气技术与无线电电子技 术”的方针。
正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的大背景下,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诞生了。
(二)无线电零件在电子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线电零件是整个无线电工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有人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良好的无线电零件工业,那它的无线电事业的发展只是建筑在 沙滩上的,更说不上能够独立地发展。无线电零件是一切无线电设备,包括收发讯机、雷达、电视、电话电报设备、量测仪器等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直接影 响着设备的质量:工作性能、稳定程度和使用寿命。要使无线电设备长期正常可靠地工作,首先要求无线电零件有优良的质量。当时,一方面,我国无线电零件中很 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国家正在进行无线电器材制造工厂的建设,如“一五”计划期间,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分别援建的两个无线电器材制造厂都是国家 重点建设项目。但是,无线电零件方面的设计与制造人才非常缺乏,需要的程度非常迫切。
二、敢为天下先,开无线电零件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先河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基于对无线电零件重要性的认识,学院自筹建伊始,就把“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造”(简称“零件专业”)的开办列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由交通大学来校的毛钧业教授负责筹建工作。
1955年6月,在高教部、二机部《关于成都电信工程学院方案(草案)》关于专业设置中提到:1956年先设四个专业,“无线电零 件与绝缘材料制造”为其中之一。1955年7月21日-28日的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院拟设有线电通信机制造、无线电工学、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 造、电真空技术和计算装置制造5个专业。在学院1956-1957招生计划表(草案)中,该专业招收225名。
1956年1月3日,吴立人、徐思铎、杨待甫(时任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讨论三校(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提出的关 于教研组设置及教研组人员配备问题,初步拟定无线电零件专业设电阻电容制造、绝缘材料、铁磁材料和半导体4个教研组。1956年9月,前苏联专家罗金斯基 与院长吴立人,周玉坤、毛钧业、黄席椿、吴敬环、冯志超、林劲先等就建立无线电零件系及无线电零件专业的教学计划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罗金斯基建议先设 无线电零件和电声设备两个专门化,并提出了参考教学计划。 1957年2月,学院成立了无线电零件系(1958年改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系”,简称“三系”),设“无线电零件设计与制造”专 业,下设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磁性材料与器件三个专门化。当时,成电是国内有这一专业的唯一学校。学生包括1956年入学的新生478 名和有线电系相关专业40余位二、三年级的学生,是当年我院学生最多的专业。
在前苏联专家罗金斯基的帮助下,在学校的领导下,在有线电系和无线电系的支援下,经过以毛钧业教授为首的广大教师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个无线电零件专业在我校诞生了。
三、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创业路
可以说,我校创建无线零件材专业不仅是白手起家,而且是一次创新(当时不仅在国内,即使苏联和英美也没有这种类型的专业)。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设置无线电零件专业的经验,所以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
第一,完全没有对应的师资。由于本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所有教师都要从其他专业抽调出来。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关于成立无线电零件系的报告》(〔56〕电院吴字第5号)中提到,希望“高教部调配师资,增强该 专业力量。包括:(1)请调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高鼎三及科学院成众志来我院;(2)请调派合金材料绝缘及磁性零件设计与制造的师资”。事实上,当时三系的 教师全部是从原有线电和无线电通讯等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据该专业57级学生、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邓兆扬研究员回忆,由于半导体是新兴学科,1956年之 后,我国因“四项紧急措施”的实施才开始筹建,对当时的所有电学方面的教授都是全新的内容,都要从已经熟悉的电子管,转而学习以固体理论支撑的半导体和晶 体管,即从真空器件到固体器件的转变。这是当时电子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谁占先机谁主动。当时毛钧业教授主讲“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对他来说是半路出家,要 付出极大的艰辛!这足见他基础之雄厚、应变能力之强。
第二,资料严重不足。当时,能够取得的资料主要包括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引进的资料,相关无线电器材制造工厂的资料,中等技术学校的资料,以 及一些书籍、期刊资料等等。这些资料都比较零散、不系统、不全面。在《我院筹建无线电零件系(无线电零件设计和制造专业)方案》中也提到,“专业课程均属 新开课程……筹备新课仍须克服不少困难”,希望在上级的支援下,“从速取得苏联四年制中技和我国华东第一工业学校同专业的一切教学资料;从速与有关工厂建 立联系为教师备课和指导设计创造条件”。同时,参与筹建的教师发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发动一切力量多方收集文献资料,及时完成教学大纲制定,通过自编、 手抄等方式完成相应教材和讲稿的准备,按时开出相关专业课程。如,1957年毛钧业开出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曲喜新开出“绝缘材料与电容器”、胡忠开 出“电阻器”、张有纲开出“磁性材料与器件”等课程。
第三,设备严重不足。由于国家无线电工业发展格局的调整,三校内迁计划也相应调整,只有很少一部分仪器设备调入学校。南京工学院曾分三批发来的526箱仪器设备,后来根据指示,除有线电部分的仪器设备外,其余全部运回南京。
即使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和众多的困难,该专业的老师们仍然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教学、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的正常进行。不仅为国家提供了急需的无线电器材设计与制造方面的高级科技人才,也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后备师资力量。
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无线电器材专业是为满足电子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紧迫需要而创建。该专业自创建以来,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高水 平的科学研究,先后培养了上万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成为了我国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 重要基地之一。
该专业自1955年开始筹建,历经多次变更,名称也随之变化。1957年改为“无线电零件设计与制造”;1958年改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设 计与制造”,下设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高频瓷与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3个专门化;1959年,取消专门化,该专业分成“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设计与制 造”(301专业)、“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302专业)和“磁性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303专业)三个专业。此后,这三个专业又多次调整 及更名,1998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当时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技术”专业以及光电子技术系的“物理电子技术”(其前身是 1957年设置的“电真空器件”专业)、“光电子技术”(其前身是1972年设置的“激光技术”专业)四个专业合并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延续至 今。2007年,该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创建伊始,就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1957年初曲喜新老师从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陈星弼老师到北京应用物理研究所进 修;1961年张开华老师在原苏联基辅工学院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留学后来系工作;1962年派出首位留学生姜节俭赴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留学;1959 年10月聘请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工研究所的S.N.奥捷列夫斯基和依・弗沃捷列夫斯基来301专业讲学,除本专业教师外,还有来自北大、清华、中科大、西安 交大及工厂、研究所等全国17个单位的40多位教师前来听课;1960年3月聘请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工研究所的A.A.波列沃布拉仁斯基来303专业举办了 “永磁性材料”学习班,北大、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等院校亦派来教师进修学习。
专业创建伊始,就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由于该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置的零件本科专业,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本科教学用书,因此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教材 问题。在学校的动员号召下,广大教师想方设法找资料、拟大纲,以十分严谨的态度自觉地夜以继日地投入到选编教材工作中。经过反复讨论,不断修改完善,保证 了选编教材的质量,满足了教学急需。1961年10月,该系担任编审首批专业教材(共18本),由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为全国高校相 关专业选用。到1962年由该系老师选编,由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教材有:《电阻器》、《电容器》(上、下册)、《电介质物理学》、《有机绝 缘材料》、《无机绝缘材料》、《半导体器件》(上、下册)、《半导体物理》(上、下册)、《固体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半导体材 料》、《半导体制造技术》、《半导体器件》、《铁氧体磁性材料》、《金属磁性材料》、《微波磁性器件》、《低频磁性器件》、《铁磁学》、《无线电材料》 等。这些教材不仅满足了我校的教学需要,也得到了兄弟院校老师们的肯定,得以在全国高校使用及工厂研究所推广。在此过程中扩大了我校在相关领域内的影响, 也吸引了不少兄弟院校的教师到我校听课进修与学习交流,为我国无线电材料及器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专业创建伊始,就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电子工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该专业的研究领域从最初的电阻器、电容器、晶体、导 波管、记忆元件等无线电零件,各种有机绝缘材料,磁性陶瓷等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发展到现在包括新型功率器件、微波半导体器件、智能传感器、器件物理、 磁性材料与器件、薄膜材料与传感器、电子陶瓷、功能材料与器件等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的主流方向,并逐渐进入该领域国内前列。
在5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的教师承担并完成了近千项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了包括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譬如,1958年,该系曾提炼出半导体硅,并制出硅二极管和锗面垒三极管(属国内首创);同年,制成超小型磁性天线,性能超过荷兰、日本当时同类产品水 平;1969年,由陈星弼提议、经上级批准的硅靶摄像管研制任务中的靶面研制,经过四个月的攻关,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终于在1970年元旦前夕研制出灵 敏度高、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的靶面;在1972年的全院彩电攻关任务中,303教研室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热压铁氧体、全铁氧体录像磁头;由张有纲、李世、 黄永杰、罗迪民、唐晓霞等完成的“高稳定性稀土钴永磁磁介质片及其应用”获1988年度国家发明三等奖;1991年,陈星弼在国内和美国申请的专利“半导 体功率器”均获得批准;1998年,陈星弼教授的“MOS类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技术”获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陈星弼教授的“新耐压层结构 功率器件与全兼容新耐压层结构功率集成电路”获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全国共三项,本项目排名第一);李言荣、刘兴钊、陶佰万等教授的“大 面积单、双面YBCO高频超导薄膜研制”获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怀武教授、兰中文教授主持的“纳米磁电信息功能材料”获2005年度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李言荣教授团队完成的“纳米铁电材料与应用”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此外,在该系专业体系初步建成以后,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建立了相关专业。该专业为国内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和无私的援助。1961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等兄弟院校均派大批青年教师来我 系各专业、各课程小组进修或随班听课,并引进我系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
如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以陈星弼院士、李言荣院士为首的一大批包括入选者、*****、杰青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以国家 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教学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高水平教学实验室;支撑该专业教学、科研的学科和实验室均在国内 据有一席之地,“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12年的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它们为该 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支撑。近五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余项,总经费达3.79亿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8项,授权中国发明 专利134件(美国专利3件),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功率铁氧体及宽频双性复合材料”、“集成电路系列产品”等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与推广,取得4 亿多元的间接经济效益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今后的发展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将继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外引内培”,以先进的研究基地吸引人 才,以优秀的研究团队凝聚人才,以优势的科研项目历练人才,促进人才结构良性发展,使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人才培养基地。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领导及该学院陈艾、过璧君、王恩信、张开华等教授提供的部分资料与宝贵建议,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作为我国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方面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既 离不开学校高瞻远瞩的谋篇布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国内开该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先河,更离不开一代代“三系人”筚路蓝缕的艰辛创业。
一、专业设置的背景
(一)大力发展电子工业列入国家重大议事日程
1953年,中国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计划)建设时期,国家对整个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当 时有关领导部门考虑到电信工业必须纳入国家建设计划,于是,军委通信部向国家提出了《关于电信工业统一领导和隶属确定问题的报告》。1953年4月,国家 决定电信工业局改属第二机械工业部(国防工业部)建制。同时,电信工业局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
根据中共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为了改变电子工业严重落后的面貌,1953年,第二机械工业部确定电子工业在“一五”计 划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无线电基础工业和一些缺门工业,把电子管厂和无线电器材厂的建设放到优先位置。同时,相应地建设科研和教育事业,以奠定电子工业 发展的基础。
“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将电子工业的建设摆到了重要位置,共投资5.55亿元,列入重点建设项目的有11个。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激发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极大热情。
在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经验的基础上,1956年,国务院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 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科学规划”),提出了13个方面57项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务,从中遴选出12个“对整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基础有根本性影响的重大 和复杂的科学问题”,“无线电电子学中的新技术(指超高频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和遥远控制)”就是其中之一,成为今后12年的科学研究 重点。同年九月,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做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积极进行工业中的落后部门 ――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和无线电工业的建设”。1960年,中央军委确定把国防工业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并提出“努力发展喷气技术与无线电电子技 术”的方针。
正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的大背景下,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诞生了。
(二)无线电零件在电子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线电零件是整个无线电工业发展的主要基础。有人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良好的无线电零件工业,那它的无线电事业的发展只是建筑在 沙滩上的,更说不上能够独立地发展。无线电零件是一切无线电设备,包括收发讯机、雷达、电视、电话电报设备、量测仪器等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直接影 响着设备的质量:工作性能、稳定程度和使用寿命。要使无线电设备长期正常可靠地工作,首先要求无线电零件有优良的质量。当时,一方面,我国无线电零件中很 大部分需要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国家正在进行无线电器材制造工厂的建设,如“一五”计划期间,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分别援建的两个无线电器材制造厂都是国家 重点建设项目。但是,无线电零件方面的设计与制造人才非常缺乏,需要的程度非常迫切。
二、敢为天下先,开无线电零件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先河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基于对无线电零件重要性的认识,学院自筹建伊始,就把“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造”(简称“零件专业”)的开办列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由交通大学来校的毛钧业教授负责筹建工作。
1955年6月,在高教部、二机部《关于成都电信工程学院方案(草案)》关于专业设置中提到:1956年先设四个专业,“无线电零 件与绝缘材料制造”为其中之一。1955年7月21日-28日的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院拟设有线电通信机制造、无线电工学、无线电零件与绝缘材料制 造、电真空技术和计算装置制造5个专业。在学院1956-1957招生计划表(草案)中,该专业招收225名。
1956年1月3日,吴立人、徐思铎、杨待甫(时任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讨论三校(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提出的关 于教研组设置及教研组人员配备问题,初步拟定无线电零件专业设电阻电容制造、绝缘材料、铁磁材料和半导体4个教研组。1956年9月,前苏联专家罗金斯基 与院长吴立人,周玉坤、毛钧业、黄席椿、吴敬环、冯志超、林劲先等就建立无线电零件系及无线电零件专业的教学计划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罗金斯基建议先设 无线电零件和电声设备两个专门化,并提出了参考教学计划。
1957年2月,学院成立了无线电零件系(1958年改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系”,简称“三系”),设“无线电零件设计与制造”专 业,下设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磁性材料与器件三个专门化。当时,成电是国内有这一专业的唯一学校。学生包括1956年入学的新生478 名和有线电系相关专业40余位二、三年级的学生,是当年我院学生最多的专业。
在前苏联专家罗金斯基的帮助下,在学校的领导下,在有线电系和无线电系的支援下,经过以毛钧业教授为首的广大教师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个无线电零件专业在我校诞生了。
三、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创业路
可以说,我校创建无线零件材专业不仅是白手起家,而且是一次创新(当时不仅在国内,即使苏联和英美也没有这种类型的专业)。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设置无线电零件专业的经验,所以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
第一,完全没有对应的师资。由于本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所有教师都要从其他专业抽调出来。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关于成立无线电零件系的报告》(〔56〕电院吴字第5号)中提到,希望“高教部调配师资,增强该 专业力量。包括:(1)请调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高鼎三及科学院成众志来我院;(2)请调派合金材料绝缘及磁性零件设计与制造的师资”。事实上,当时三系的 教师全部是从原有线电和无线电通讯等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据该专业57级学生、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邓兆扬研究员回忆,由于半导体是新兴学科,1956年之 后,我国因“四项紧急措施”的实施才开始筹建,对当时的所有电学方面的教授都是全新的内容,都要从已经熟悉的电子管,转而学习以固体理论支撑的半导体和晶 体管,即从真空器件到固体器件的转变。这是当时电子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谁占先机谁主动。当时毛钧业教授主讲“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对他来说是半路出家,要 付出极大的艰辛!这足见他基础之雄厚、应变能力之强。
第二,资料严重不足。当时,能够取得的资料主要包括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引进的资料,相关无线电器材制造工厂的资料,中等技术学校的资料,以 及一些书籍、期刊资料等等。这些资料都比较零散、不系统、不全面。在《我院筹建无线电零件系(无线电零件设计和制造专业)方案》中也提到,“专业课程均属 新开课程……筹备新课仍须克服不少困难”,希望在上级的支援下,“从速取得苏联四年制中技和我国华东第一工业学校同专业的一切教学资料;从速与有关工厂建 立联系为教师备课和指导设计创造条件”。同时,参与筹建的教师发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发动一切力量多方收集文献资料,及时完成教学大纲制定,通过自编、 手抄等方式完成相应教材和讲稿的准备,按时开出相关专业课程。如,1957年毛钧业开出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曲喜新开出“绝缘材料与电容器”、胡忠开 出“电阻器”、张有纲开出“磁性材料与器件”等课程。
第三,设备严重不足。由于国家无线电工业发展格局的调整,三校内迁计划也相应调整,只有很少一部分仪器设备调入学校。南京工学院曾分三批发来的526箱仪器设备,后来根据指示,除有线电部分的仪器设备外,其余全部运回南京。
即使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和众多的困难,该专业的老师们仍然想尽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教学、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的正常进行。不仅为国家提供了急需的无线电器材设计与制造方面的高级科技人才,也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后备师资力量。
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无线电器材专业是为满足电子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紧迫需要而创建。该专业自创建以来,始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高水 平的科学研究,先后培养了上万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成为了我国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 重要基地之一。
该专业自1955年开始筹建,历经多次变更,名称也随之变化。1957年改为“无线电零件设计与制造”;1958年改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设 计与制造”,下设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高频瓷与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3个专门化;1959年,取消专门化,该专业分成“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设计与制 造”(301专业)、“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302专业)和“磁性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303专业)三个专业。此后,这三个专业又多次调整 及更名,1998年,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当时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技术”专业以及光电子技术系的“物理电子技术”(其前身是 1957年设置的“电真空器件”专业)、“光电子技术”(其前身是1972年设置的“激光技术”专业)四个专业合并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延续至 今。2007年,该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创建伊始,就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1957年初曲喜新老师从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陈星弼老师到北京应用物理研究所进 修;1961年张开华老师在原苏联基辅工学院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留学后来系工作;1962年派出首位留学生姜节俭赴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留学;1959 年10月聘请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工研究所的S.N.奥捷列夫斯基和依・弗沃捷列夫斯基来301专业讲学,除本专业教师外,还有来自北大、清华、中科大、西安 交大及工厂、研究所等全国17个单位的40多位教师前来听课;1960年3月聘请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工研究所的A.A.波列沃布拉仁斯基来303专业举办了 “永磁性材料”学习班,北大、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等院校亦派来教师进修学习。
专业创建伊始,就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由于该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置的零件本科专业,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本科教学用书,因此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教材 问题。在学校的动员号召下,广大教师想方设法找资料、拟大纲,以十分严谨的态度自觉地夜以继日地投入到选编教材工作中。经过反复讨论,不断修改完善,保证 了选编教材的质量,满足了教学急需。1961年10月,该系担任编审首批专业教材(共18本),由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为全国高校相 关专业选用。到1962年由该系老师选编,由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教材有:《电阻器》、《电容器》(上、下册)、《电介质物理学》、《有机绝 缘材料》、《无机绝缘材料》、《半导体器件》(上、下册)、《半导体物理》(上、下册)、《固体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半导体材 料》、《半导体制造技术》、《半导体器件》、《铁氧体磁性材料》、《金属磁性材料》、《微波磁性器件》、《低频磁性器件》、《铁磁学》、《无线电材料》 等。这些教材不仅满足了我校的教学需要,也得到了兄弟院校老师们的肯定,得以在全国高校使用及工厂研究所推广。在此过程中扩大了我校在相关领域内的影响, 也吸引了不少兄弟院校的教师到我校听课进修与学习交流,为我国无线电材料及器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专业创建伊始,就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电子工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该专业的研究领域从最初的电阻器、电容器、晶体、导 波管、记忆元件等无线电零件,各种有机绝缘材料,磁性陶瓷等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发展到现在包括新型功率器件、微波半导体器件、智能传感器、器件物理、 磁性材料与器件、薄膜材料与传感器、电子陶瓷、功能材料与器件等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的主流方向,并逐渐进入该领域国内前列。
在5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的教师承担并完成了近千项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了包括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譬如,1958年,该系曾提炼出半导体硅,并制出硅二极管和锗面垒三极管(属国内首创);同年,制成超小型磁性天线,性能超过荷兰、日本当时同类产品水 平;1969年,由陈星弼提议、经上级批准的硅靶摄像管研制任务中的靶面研制,经过四个月的攻关,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终于在1970年元旦前夕研制出灵 敏度高、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的靶面;在1972年的全院彩电攻关任务中,303教研室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热压铁氧体、全铁氧体录像磁头;由张有纲、李世、 黄永杰、罗迪民、唐晓霞等完成的“高稳定性稀土钴永磁磁介质片及其应用”获1988年度国家发明三等奖;1991年,陈星弼在国内和美国申请的专利“半导 体功率器”均获得批准;1998年,陈星弼教授的“MOS类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技术”获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陈星弼教授的“新耐压层结构 功率器件与全兼容新耐压层结构功率集成电路”获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全国共三项,本项目排名第一);李言荣、刘兴钊、陶佰万等教授的“大 面积单、双面YBCO高频超导薄膜研制”获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怀武教授、兰中文教授主持的“纳米磁电信息功能材料”获2005年度国家科 技进步二等奖;李言荣教授团队完成的“纳米铁电材料与应用”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此外,在该系专业体系初步建成以后,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建立了相关专业。该专业为国内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和无私的援助。1961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等兄弟院校均派大批青年教师来我 系各专业、各课程小组进修或随班听课,并引进我系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
如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以陈星弼院士、李言荣院士为首的一大批包括入选者、*****、杰青等在内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以国家 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实验教学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高水平教学实验室;支撑该专业教学、科研的学科和实验室均在国内 据有一席之地,“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12年的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它们为该 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支撑。近五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余项,总经费达3.79亿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8项,授权中国发明 专利134件(美国专利3件),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功率铁氧体及宽频双性复合材料”、“集成电路系列产品”等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与推广,取得4 亿多元的间接经济效益及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今后的发展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将继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外引内培”,以先进的研究基地吸引人 才,以优秀的研究团队凝聚人才,以优势的科研项目历练人才,促进人才结构良性发展,使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人才培养基地。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领导及该学院陈艾、过璧君、王恩信、张开华等教授提供的部分资料与宝贵建议,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