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化

成电拾忆
位置: 首页 > 文化 > 成电拾忆 > 正文

5月6日,林为干科学家精神展在江门台山市都斛镇大纲村揭牌开展。


展览通过序言和求学之路、工作历程、科研成就、作育英才四大篇章,展现了林为干胸怀祖国、追求真理的生平,发扬了林为干“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林为干,台山市都斛镇大纲村人,中共党员,微波理论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他是我国电磁理论科学和微波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方面作出卓越贡献,被国内外同行尊称为“中国微波之父”

从教60多年间,林为干竭力培养国家栋梁,共培养了120多名硕士、80多名博士生、10余名博士后


薛泉校友在林为干科学家精神展揭牌仪式上发言,缅怀林为干院士,传承科学精神。发言内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朱建华老师,各位校友各位朋友,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们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加林为干科学家精神展揭牌仪式,缅怀林先生的不平凡的生平事迹和卓越学术成就。

林先生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而且在人生观、道德观、学术品格的塑造方面以身作则地给我许多指导和帮助。

今天第一次来到林先生的故乡,瞻仰林先生的故居,感受其人杰地灵的家乡美景,再次接受了林先生精神遗产的生动教育,受益匪浅。

林先生被业界尊称为中国微波之父。作为先生的学生,我也经常用微波之子的角色自勉。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两个和林先生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林先生的治学故事,有两个令人难忘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在办公室。每次去办公室见先生都看不到人,先看到的是书,人埋在书堆里搞研究。桌上有许多小纸片,上面都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灵感的公式和图表,先生把这些公式和图表剪贴在纸上,再加上一些文字,就成了一篇篇高水平论文。

第二个场景是在飞机上。我有幸陪同先生坐过几次飞机,每一次上飞机坐下,他总是拿出学术期刊阅读,并在草稿纸上推导数学公式,演算物理问题。

老骥伏枥仍孜孜,就是以这样的治学态度,先生在93岁高龄的时候还发表了非常重要的学术论文。


第二个故事,是2006年我陪同林先生重返华南理工大学时发生的故事。

先生是1952年华南工学院组建时电机系的首位系主任。1956年,林先生服从国家院系调整的安排,调往成都参加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筹建。在2006年陪同先生回访华工时,先生曾经对我说,华南理工给了他非常好的工作条件,并且委以重任,可是他只在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四年就离开了。他很遗憾未能在华南理工培养更多的人才和做出更多的科研贡献。当时我虽然还没有明确的到华工工作的计划,但还是信誓旦旦地给先生说,“没关系,我可以父债子还的”。

于是,在冥冥之中,我追寻师父林院士的脚步在2017年来到了华工,而且也担任了电子与信息学院的院长,这个学院的前身恰好就是当年先生担任系主任的电机系。虽然我不能做出与先生那样巨大的贡献,但还是夙兴夜寐,尽荧烛微光之力弥补先生对华工的遗憾。


现在林先生在华南理工大学已经有包括我在内的四代嫡传博士生弟子。我们将薪火相传,继承并发扬光大林先生的科学家精神,继续为国家的微波事业作出不负众望的贡献。




校友简介:薛泉,任广东省毫米波与太赫兹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成员,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微电子学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1984级校友,1993年博士毕业、师从林为干先生。

清水河校区:成都市高新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电子科技大学主楼B2-602
沙河校区: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电子科技大学主楼中326
联系邮箱:uestcaa@uestc.edu.cn;alu@alu.uestc.edu.cn

联系电话:028-61831809/61831019/ 61835555/83207318

  • 校友微信平台

Copyright © 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会 198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5031788号-1